市民政局聚焦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,坚持议事协商、民主管理、村级监督、工作效能四个维度共同发力,试点创新、攻坚突破,群众依法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,持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提升。
议事协商务求“活”,强化群众参与。认真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、村(居)民(代表)会议等制度,组织开展暗访督导,持续规范村级议事决策。广泛搭建有事来协商、村(居)民议事会、妇女议事会等各类议事协商平台,围绕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卫生整治等内容,明确村级议事协商目录8类54项,扎实开展村民说事、民情恳谈、百姓议事,推动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办。旺苍县治城社区搭建“有事来协商·红城议事室”平台,积极发挥政协委员、“两委”成员、居民代表等作用,今年以来协商解决公共事务共4件。
开展议事协商
民主管理注重“引”,培树文明新风。坚持因地制宜、务实管用,聚焦赡养老人、移风易俗、邻里和睦、环境卫生等需求,全覆盖修订完善全市1731个村(居)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。推动“红黑榜”制度与道德积分相结合,推行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“积分管理”运行模式,引导群众加强自我管理。昭化区推行“4684”村规民约管理模式,有效促进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。在全市约60%的村建立了红白理事会,依托红白理事会对各类酒席标准进行“限高”,农村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整治。
村规民约
村级监督确保“严”,规范村务运行。坚持村级党组织副书记、纪检委员(纪委书记)、监察工作信息员、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主任“四职合一”,明确村务决策、“三资”管理、项目建设、惠民政策落实、工作成效5项村级监督重点,切实推动村级监督力量有效整合和全面覆盖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,依托村(居)务公开栏传统公开模式,积极利用微信、社区治理平台等线上方式,及时公开低保政策落实、工程项目实施、村级财务收支等内容,全程接受群众监督。青川县运用“互联网+”的手段,不断完善“阳光村务”公开监督体系。
网上村务公开
工作效能体现“实”,优化社区治理。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,按照民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三治融合、场景营造、乡风文明5个主题,在全市确定15个村开展基层群众自治试点。高质量完成旺苍县、昭化区省级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,顺利通过第三方绩效评估。将青川县清江村纳入省级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,积极探索村级治理新模式、新路径。社会组织四级培育孵化体系持续完善。利州区、苍溪县、剑阁县等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初见成效。积极引导社区慈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,建立社区慈善基金20支。
开展社工培训